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相关要求,积极推进“十四五”时期艾滋病、丙肝防治工作,促进城乡居民健康用油,助力乡村产业兴旺、民生改善,2025年7月6日-13日,广西医科大学预防艾滋病志愿者活动中心(VPA)联合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嘉里粮油(防城港)有限公司,在钦州市、贵港市、南宁市武鸣区开展“防艾宣传进万家,乡村振兴健康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宣艾防艾预丙肝,星火燎原暖万家。实践团在钦州市疾控中心的协助下,深入钦州市河堤公园、黄屋屯镇及其下辖的屯南村、大寺镇及其下辖的广琅村以及大直镇等地开展服务活动,通过设立宣传点、发放科普资料、举行知识竞答、现场讲解咨询以及义诊等多元形式,系统普及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检测治疗及消除歧视等知识,并通过发放问卷调研,精准掌握当地居民对防艾预丙肝知识的知晓程度。
卢沟晓月铭国耻,防艾利剑护民安。活动开展期间恰逢七七事变88周年,同时2025年也是我国抗战胜利80周年。在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实践团步入钦州市冯子材故居,通过墙上的一字一行间重温那段铭记于心的近代史,在回顾冯子材光荣的一生中,体悟以冯子材为代表的近代爱国将士的抗争精神。此次参观既深化了实践团成员对历史细节的认知,也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青年在传承爱国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中的责任担当。
细雨斜织暑气蒸,“油安”科普入巷深。实践团创新采取“校企合作”志愿服务模式,和企业人员互帮互助,利用定点宣传与入户调研取样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居民健康用油习惯,卫民健康。此次跨区域宣传既掌握了不同城市的居民在食用油使用上的共性特点与差异化需求,也通过精准科普提升了居民对黄曲霉素等风险物质的认知水平。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VPA志愿者们不畏酷暑暴雨,只为将知识传递到田间地头、万千家门,有效完成艾滋病与丙肝防治的“知信行”问卷以及食用油安全知识调研问卷近3000份,累计直接服务村镇居民2万余人次,促进当地居民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知识、食品安全认知与科学用油意识双提升。团队创新性提出“1+N”志愿服务模式(1个专业团队带动N个社会力量),通过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强化大学生志愿者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乡村振兴中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进一步助力打造兼具专业素养与公卫精神的实践团队,为促进乡村振兴储备青年力量。